“搶救雷恩大兵”將重返影院,慶祝D日成立75週年
搶救雷恩大兵
Saving Private Ryan
《搶救雷恩大兵》是一部於1998年上映的美國戰爭片,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羅勃·羅達特編劇。 維基百科
- 1998 年 9 月 11 日(Brazil)
- 動作, 劇情, 戰爭
- 史蒂芬·史匹柏
- Ian Bryce, 馬克·高登, Steven Spielberg, Gary Levinsohn
- Robert Rodat
- 2 小時 49 分鐘
《搶救雷恩大兵》(英語:Saving Private Ryan,中國大陸譯《拯救大兵瑞恩》,香港譯《雷霆救兵》)是一部於1998年上映的美國戰爭片,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羅勃·羅達特編劇。主演包括湯姆·漢克斯、湯姆·賽斯摩、愛德華·賓斯及巴里·佩珀,劇情描述諾曼第登陸後,搶救二等兵雷恩的故事。
在獲獎名單揭曉前,《搶救雷恩大兵》被普遍公認最有希望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但最終敗給了《莎翁情史》。
描述諾曼第登陸後,雷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3個兒子皆已於兩週內於海外各戰區陸續陣亡,其母親將在一天內接到三個兒子的死訊。而隸屬101空降師二等兵的小兒子詹姆斯·法蘭西斯·雷恩則在參與諾曼地的空降行動後下落不明,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在法國前線作戰的美國陸軍遊騎兵組織一支8人小隊深入敵後,只為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雷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演員 | 角色 | 備註 |
---|---|---|
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 約翰·H·米勒上尉 Captain John H. Miller | 陸軍遊騎兵第二營C連連長 |
湯姆·賽斯摩 Tom Sizemore | 麥可·霍瓦特三等士官長 Technical Sergeant Michael Horvath | 陸軍遊騎兵第二營C連三等士官長 |
愛德華·賓斯 Edward Burns | 理察·萊賓一等兵 Private First Class Richard Reiben | 陸軍遊騎兵 |
巴里·佩珀 Barry Robert Pepper | 丹尼爾·傑克森二等兵 Private Daniel Jackson | 陸軍遊騎兵狙擊手 |
亞當·戈德堡 Adam Charles Goldberg | 斯坦利·梅利西二等兵 Private Stanley Mellish | 陸軍遊騎兵 |
馮·迪索 Vin Diesel | 艾德里安·卡帕佐二等兵 Private Adrian Caparzo | 陸軍遊騎兵 |
喬凡尼·雷比西 Antonino Giovanni Ribisi | 歐文·魏德 4級技術士官 Technician Fourth Grade | 陸軍遊騎兵軍醫 |
傑瑞米·戴維斯 Jeremy Davies | 蒂莫西·E·厄本 5級技術士官 Technician 5th Grade Timothy E. Upham | 第29步兵師文書兵 |
麥特·戴蒙 Matthew Paige "Matt" Damon | 詹姆士·弗朗西斯·雷恩二等兵 Private James Francis Ryan | 第101空降師506團B連。 |
搶救雷恩大兵 Saving Private Ryan | |
---|---|
![]()
搶救雷恩大兵的海報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史蒂芬·史匹柏 |
監製 | 馬克·高登 史蒂芬·史匹柏 |
編劇 | 羅勃·羅達特 |
主演 | 湯姆·漢克斯 愛德華·賓斯 湯姆·賽斯摩 巴里·佩珀 亞當·葛伯 喬凡尼·雷比西 麥特·戴蒙 馮·迪索 |
配樂 | 約翰·威廉斯 |
攝影 | 亞努斯·卡明斯基 |
剪輯 | Michael Kahn |
片長 | 170分鐘 |
產地 | ![]()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夢工廠(美國和加拿大) 派拉蒙電影公司(其他地區) 中國電影集團(中國) |
預算 | $7,000萬美元[2] |
票房 | $4.81億美元[3]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拯救大兵瑞恩 |
香港 | 雷霆救兵 |
臺灣 | 搶救雷恩大兵 |
專業評價
票房
電影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的2,463個劇院上映,首映週末票房總額為3050萬美元。最終,北美收入2.165億美元,其他地區收穫2.653億美元,其全球總票房高達4.818億美元,次於《世界末日》位居1998年全球電影票房第二。Box Office Mojo估計,《搶救雷恩大兵》在北美銷售了超過4574萬張門票。
在台
本片在台公映時,不少家長帶孩子去電影院觀看本片。因為片中的血腥場景引起兒童不適而引發家長抗議,使得電影分級制話題浮出水面。
頒獎典禮 | 獎項 | 名字 | 結果 |
---|---|---|---|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9] | 最佳導演 | 史蒂芬·史匹柏 | 獲獎 |
最佳攝影 | 亞努斯·卡明斯基 | 獲獎 | |
最佳混音 | 蓋瑞·雷斯同、加里·薩默斯、安迪·尼爾森與朗·賈金斯 | 獲獎 | |
最佳剪輯 | 麥可·卡恩 | 獲獎 | |
最佳音效剪輯 | 蓋瑞·雷斯同與理察·海姆斯 | 獲獎 | |
第56屆金球獎 | 最佳戲劇類影片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史蒂芬·史匹柏 | 獲獎 | |
最佳男主角 | 湯姆·漢克斯 | 提名 | |
最佳原創配樂 | 約翰·威廉斯 | 提名 | |
第10屆美國製片人協會獎 | 年度電影製片人獎 | 獲獎 | |
第5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音效 | 獲獎 | |
最佳音樂 | 約翰·威廉斯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亞努斯·卡明斯基 | 提名 | |
最佳電影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湯姆·漢克斯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史蒂芬·史匹柏 | 提名 | |
1999年MTV電影大獎 | 最佳電影 | 提名 |
- 電影入選美國電影學會於2001年評選的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2006年AFI百年百大勵志電影、2007年AFI百年百大電影以及2008年的AFI十大類型十大佳片中。
家庭媒體[編輯]
相關史實[編輯]
電影改編自二戰真實故事,主角真正本名為美軍第101空降師501團H連士兵弗里茨·尼藍(Fritz Niland),在美軍攻下卡倫坦數日後,弗里茨得到消息得知他在第82空降師的哥哥鮑勃在D日中陣亡,同時他在第4步兵師的另一位哥哥也在D日中陣亡於猶他灘頭,不久後法蘭西斯神父也來陣地中告知他的大哥(轟炸機的機組成員)在D日的同一周中於中緬印邊界被擊落,同一天中尼藍夫人同時接到三封兒子陣亡的電報,佛利茲是家中剩下唯一生存的兒子,陸軍於是下令將他優先送回國。
本片中的德軍都剃平頭,與史實不符。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成就之一,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具代表性的戰爭電影,在它首次震驚世界各地的觀眾後,已經回到了大屏幕20多年。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1998)將在全國600家電影院舉行為期兩天 - 6月2日和6月5日 - 以紀念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75週年。
由Tom Hanks,Matt Damon,Tom Sizemore,Barry Pepper,Edward Burns,Giovanni Ribisi,Vin Diesel和Adam Goldberg主演,這部電影通過對其他電影中過去的戰鬥美化產生了毀滅性的冷靜態度,徹底改變了好萊塢描繪戰爭的方式。
這部電影后來被添加到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國家電影註冊處,因其現實主義而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特別是對諾曼底海灘上的登陸進行了27分鐘的重新開放,這使得觀眾無法進入希金斯號船向一條地獄般的法國海岸線轟鳴。
這部電影將在獲得11項奧斯卡獎提名的途中,在全球票房收入總計4.81億美元。
代號為海王星行動的D日的盟軍登陸,開始了長達數月的戰役 - 稱為霸王行動 - 從阿道夫希特勒和第三帝國的堅定把握中奪回諾曼底。
在D日,超過160,000名盟軍部隊襲擊了50英里長的防禦海岸線,由5,000多艘船和13,000架飛機支援。
霸王的高潮將使巴黎和法國北部的所有人在1944年8月底之前從納粹控制中解放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